仓储合同陷阱多,企业维权需当心——从某供应链案看大宗货物存储风险防范
2025年7月26日
3 次浏览
## 案件聚焦
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法院审结两起典型仓储合同纠纷案:原告某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购买铝锭后存入被告某仓储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仓库,其后因仓库被公安机关管控无法提货,调查发现涉及大宗货物“一货多卖”诈骗犯罪。法院认定证据充分后判决被告连带返还原告铝锭共计3621.4558吨(1910.4476吨+1711.0082吨),并对诉讼费用承担主要责任,助力企业合法权益维护!
## 案情警示
1️⃣ “一货多卖”骗局识别
本案揭示骗局核心:不法分子利用虚开单据伪造“投资款”名义掩盖借贷实质,诱导多个货主重叠交易。法院穿透式审查合同本质,强调企业签订仓储协议时需重点核查货物权属真实性,警惕“高回报”包装陷阱。
2️⃣ 证据完整是维权基石
原告凭借齐全链条——购货合同、支付凭证、入库单相互印证,锁定1910吨铝锭货权;而差额601吨因证据不足未被支持。警示企业:务必保存“合同+转账记录+仓库验收单”铁证三角,大宗交易优先对公账户流转,避免现金交付举证困难。
3️⃣ 仓库管理漏洞需防范
某仓储上海分公司对入库货物监管不力,导致库存系统与实际差额超600吨,系统漏洞成为诈骗温床。建议选择信誉仓库,定期现场核查库存,要求电子台账实时更新,堵住管理缺口。
4️⃣ 刑民并行处理原则
公安机关对诈骗案已立案侦查,法院对争议部分遵循“先刑后民”原则,暂不支持赔偿诉求。提醒:遇类似情况应及时报警固定证据,民事索赔可待刑事案件结案后另案主张。
## 律师支招
✅ **合同签订**:明确货物种类、数量及权属条款,附加“欺诈兜底”违约责任。
✅ **证据留存**:对公账户支付、索取带章入库单、年度库存审计。
✅ **仓库选择**:核查仓储企业资质及历史纠纷记录,优先选用全国性合规平台。
✅ **风险预案**:购买货物保险,定期法律咨询防患未然。
## 法条链接
- 《民法典》第904条:保管人应按约返还仓储物,否则承担违约责任。
- 《公司法》第14条:分公司责任由总公司承担连带清偿义务。
- 《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罪可追刑责,最高判刑十年以上。
## 温馨提示
大宗货物存储看似便捷,实则暗藏诈骗风险!admin律师团队提示:企业经营中增强法律意识,合同签订前咨询专业律师,构建完善风控体系,让合法权利获得法律坚实屏障。

—— admin律师团队 宣
(声明:本案判决已生效,案例中的当事人信息已脱敏)
经济金融
仓储合同纠纷
一货多卖骗局
企业法律风险
合同诈骗
证据保全
仓库管理漏洞
刑民并行
律师支招
民法典
公司法
刑法
法律意识
风控体系